【新时代文明实践】在职党员防疫小组,600张照片记录“紧急状态”时刻

日期:2020.03.02

《双丰视野》前期为大家推送过一些在职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的故事。他们兼顾本职工作和社区防疫工作,他们站岗执勤、清洁楼道,他们为社区防疫工作做出重要贡献。

今天要为大家讲述的是马坡花园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在职党员郭希良的“抗疫”故事,与往期志愿者不太相同的是,他选择“集体作战”的方式参与社区防疫工作。

发动8位同事 参与社区执勤

FotoJet (2).jpg

“主任,咱们社区可以集体参加执勤吗?”一个多星期前,郭希良寻问马坡二区居委会主任焦秀梅,在得到肯定答复后,他随即向所在单位潮白河管理处的党组织也提出了这一想法。党组织表示支持,并成立包括他在内的9个人的“疫情防控小组”。集体作战相对于个人作战的好处是更具有组织性和稳定性,减少社区临时招募志愿者的不便。

两天后,他和其他8位住在二区的党员同事们一起参与社区站岗执勤。同事们平均两两一组,每天中午11点到12点,下午5点到6点,每组轮流在社区南站岗执勤,测体温、登记进出人员和车辆。

这个疫情防控组的组员大多是单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,复工后工作特别忙。“有一次,和我一组执勤的同事临时要到单位开会,以为他请假就不来了,没想到他开完会第一时间赶到执勤岗位,午饭也没顾得上吃。”通过这次执勤,郭希良对自己的同事们有了更深的认识。“在关键时刻,他们都主动担当,我打心底更敬重他们了。”

小组有一位成员很特别,他和郭希良同在一个单位,同住一个屋檐下,同样参与社区执勤,只不过两人不在同一岗。这个人就是郭希良的儿子郭东江。父子俩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。家人也十分支持,每次出门前都会叮嘱他们一定做好防护措施。 

六百余张照片 记录志愿者工作状态

FotoJet (3).jpg

郭希良是一位摄影爱好者,八十年代年开始钻研摄影。“我看到居委会在党员群里问有没有摄影爱好者可以帮忙拍一些照片,就联系了他们。”2月17日,北京下了一场大雪,早上八点半,他带着设备出门了。“你们不用拘束、不用摆拍,跟平时正常状态一样就行”,郭希良力求记录志愿者们最真实的工作状态。

在居委会办公室,他记录下工作人员一个接一个打排查电话、整理表格信息、清洁消毒的忙碌场景;在社区门岗处,他记录下执勤志愿者在雪中坚守岗位、服务居民的画面;在社区广场,他用航拍记录下二区美好的雪中景像。

一上午的拍摄结束,回到家吃完午饭后,他整理照片到四点多钟,一共拍了六百多张照片,他从中精心挑选出几十张效果最好的给居委会。“这些照片,从摄影的角度来讲不算唯美,但很真实。” 

受到触动 给志愿者送食物

FotoJet (4).jpg

那天的拍摄,让郭希良对社工们的工作状态有了更深的理解。“他们确实都在脚踏实地地认真做事,在这个时候,我看到了他们身上的那种责任和担当。”下雪天很冷,有的体温器都失灵了,他记得社工岳佳特别焦急。一边,测体温工作不能中断,另一边她还有电话排查等手头工作要处理。“我看见他们忙前忙后挺心疼的,有时候忙完了吃的饭都是冷的。”

也是在那天下午,去给居委会送照片的途中,郭希良偶遇一位社区居民,他不认识她,但听工作人员都叫她“王大姐”。王大姐拉着一批口罩等物资来居委会,送给工作人员。“咱们社区居民真的很暖心。”郭希良很受触动,他想要为社工们也做点什么。“我现在没有购买医疗物资的渠道,就给他们买点吃的吧,填饱肚子了才能更好地奋战一线。”

“买什么好呢?吃的喝的得搭配,还要有营养。”琢磨了一段时间后,他把四箱牛奶、两件矿泉水、一箱方便面、一大包火腿肠送到社工手中。这些食物是他专程到南法信那边买的,那个超市的东西比较新鲜。社工们很受感动。

但郭希良认为他才是被感动的那个人。“其实是他们感动了我,每个人在这个时候都担起了自己的那份责任,所以我觉得我也应该做点什么。”

郭希良说:”国家大难,小家岂能安稳?如果每个人都漠不关心的话,这个社会就很难运行下去,我做的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,这都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应该做的。”

来源:双丰街道